長達36小時的實驗燒窯終於在剛剛停窯了,雖然明天才能開窯,結果也還不知道,但是有一些話,如鯁在喉,不知道該不該說.....

   還是說吧!不過在此個人要事先聲明,以下內容只是個人多年來實驗的心得和想法,並無意影射任何陶藝界的前輩,請勿對號入座,但若真不小心得罪了您,還請多多包涵,原囿則個。

   首先要說的是,有一陣子的陶藝界似乎陷入溫度的迷思;某些製陶的工廠為了降低成本,在釉中加入氧化物降低溫度,例如透明釉中加入氧化鋅可將原本1250度的釉藥降至1180度即可熟成。而個人工作室則是拼命追求高溫,1280度小意思,1300度不夠看,有人說他燒到1340度,有人乾脆飆到1400度,好像越高溫就越了不起,飆高溫才能燒出好東西。前者拼命想降低溫度節省成本,雖然情有可原,但畢竟不可取:而後者一味強調高溫,卻令人百思不得其解。

   此話怎講?不解一:好的陶藝品一定要拼高溫嗎?不解二:高溫才能燒出好釉色嗎?當然,答案都是否定的。

   記得十年前剛接觸陶藝世界的時候,我也一樣想追求高溫,並且羨慕那些有高科技設備,號稱可以燒到1400度的前輩。畢竟我的電窯最多只能燒到1300度!就這樣渾渾噩噩拼命燒了兩年,人云亦云,動不動就是1280,1290,甚至1300給他操下去,結果呢?十件作品九件流釉,僥倖沒流釉的,陶土過火起泡變形,燒壞的比好的多......於是辛苦的作,辛苦的燒,然後再辛苦的敲!

   後來接觸了柴燒,跟著刁宏亮老師學習,北部的各個窯口都去玩一玩,發現每次燒窯時,大家的眼睛總老盯著溫度顯示器,巴不得表上的數字能一飛沖天.....。還記得某位窯主在溫度破了1300度時,高興得開香檳慶祝,年幼無知的我,那一夜喝的還真茫,因為爽嘛!了不起,1300度耶!但又忍不住擔心,我那陶土的作品,能否禁得起1300度的淬煉呢?

   隔週開窯時,原本期待驚奇精彩的作品,卻十件有八件沒熟,不但落灰沒熔,連坯土都還是橘紅色,根據我燒電窯的經驗,那大概只有1050度左右吧!那ㄟ安ㄋㄟ?不說是1360度嗎?

   領我入門的柴燒前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wongsi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1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