圖片 001.jpg

      因著上回紫曜天青目瓷三度燒之後,朋友們的回應十分熱烈,紛紛鼓勵我有機會一定要再試著燒看看。

      圖片 003.jpg

      當然,朋友們的熱情建議,念叔始終都放在心上,因為這正是鼓勵我持續努力不懈的動力啊!雖然明知道這樣搞不一定行得通,可,沒試試,怎麼會知道?再說這『明知山有虎,偏向虎山行』,不就正是我的座右銘?

      圖片 005.jpg

      有朋友說,要三度燒,不難吧!啊就給它放進去燒個兩次再燒三次,不就好了?我想會這種想法的,應該都不是從事陶藝創作的朋友,因為前輩們都知道,這高溫陶,每多燒一次,就是多一層風險.......而既然要玩,當然就要玩安全的三度燒,那才有意義啊!就算不能百分百,至少也要超過一半的成功率吧!而這,就是難度所在了!

      圖片 006.jpg

      說半天,這究竟有哪些問題要克服呢?三度燒首先要面對的,就是坏體的耐火程度,尤其一般陶土,甭說要來來回回燒三次,只要高溫超過1260度,就會有胎土過火冒泡的風險,所以這基本上,就是個無解。

      圖片 008.jpg

      既然無解,那咱們就先不去管胎土問題啦!可,這第二個麻煩又來了:我的天青目瓷內外不同的釉藥有不同的收縮比,窯燒時操作稍有不慎,通常燒第一次就已經掛掉一大半了,而即使沒掛掉的也可能有內傷,這在有內傷的狀況下還要給它再燒個兩次三次,您說,這,不是找死嗎?

      圖片 007.jpg

      再來,這能量石天目釉多燒一次就多一些變化,可青瓷呢?越燒只會越糟,這問題又該如何解決?

      圖片 007.jpg

      而最後一個問題:燒成時間太長,第一次燒完含退溫就要超過24小時,然後再燒回去再退溫,然後又再來一次......這算一算,含退溫整整要燒三天,而三天之後的成功機率有多少?我估計是百分之零到百分之五十,也就是說,最好的狀況是有一半OK的,而最壞的狀況,則是全部~陣亡!

      圖片 012.jpg

      當然,這花了將近三天的時間來燒,誰都不希望全部陣亡,所以一定要有縝密的思考和規劃,畢竟作陶燒窯除了熱情和衝動,更多時候需要的,是理智的判斷和思考。所以針對以上問題,我假設了一些解決的方法,當然,這部分關係到智慧財產權的問題,就請原諒念叔敝帚自珍稍加保留,總之,我是在前天中午開始排窯點火,然後把這些假設一一付諸實施,換句話說,這是我的實驗改良,至於是否能夠成功,那就燒香拜拜,各安天命囉!

      圖片 004.jpg

      在經過兩天半,六十小時的燒成之後,紫曜天青目瓷的三度燒,剛剛開窯了,這次一共燒了七件作品,完整的四件,掛掉的三件,基本上,這和我之前的預期差不多。完整的四件作品,兩件是茶碗,一件是盞杯,最後則是件100CC的小杯。

      圖片 010.jpg

      或許您會問,這紫曜天青目瓷二度燒和三度燒有何不同?我想這您看就知道了,上圖左側是二度燒的紫曜天目,而右側則是三度燒的作品,比起二度燒,三度燒的釉色更加沈穩內斂。

      圖片 015.jpg 

      至於青瓷的部分,我這次採用了另一個黃金蜆青瓷的配方(仿北宋官窯那個),所以之前燒三次的玻璃賊光完全不見囉!取而代之的是溫潤如玉的質感呢!

      圖片 011.jpg

      和之前的比一比。

      圖片 013.jpg

      看不出來?那,擺在一起比一比吧,左邊是之前三度燒的,右邊是這次開窯的,清楚了吧!

      圖片 014.jpg

      不過可能燒太久了,青瓷釉面出現飛青一點,估計是陶土裡的鐵在還原氣氛中跑了出來.....,不過還好,瑕不掩瑜啦,而且這茶碗有個美麗的垂釉,算是稍微補點分數回來囉!

      圖片 015.jpg  

      這另一個茶碗的底部也有窯壁或棚板掉下的碎屑......

      圖片 009.jpg 

      四件作品來個大合照。

      感恩您的欣賞,並祝福您有個美好愉快的假期.....對了,還要祝福天下所有媽媽,跟您說聲:母親節快樂喔!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wongsi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