每當我的黑釉燒出了新的釉色,只要配方燒法穩定之後,我就一定會嘗試燒天青目瓷。

       

        以銀絲兔毫來說,因為同樣是藍月兔毫的釉藥,只是燒法不同,造成釉色的改變,所以在釉藥成分沒有改變的狀態下,燒製過程就是唯一的變因,而只要控制好這變因,按照科學邏輯來說,要燒出類似接近的釉色,並不困難。

       

        而經過幾窯的銀絲兔毫燒成,我自認為對於釉藥厚薄和兩次還原的時間點與氣氛能有效掌握,當然,就一定要來試試天青目瓷啦!

       

 外層是能量石藍月兔毫釉,當然內層就是黃金蜆青瓷釉,照片上方有個黑影...喔,抱歉,那是最近天氣太潮濕,我的小傻瓜鏡頭發霉了.....

       

        呵呵,閃開發霉點,好看多了吧!青瓷發色均勻,釉水飽滿,大開片。

       

        外層銀絲兔毫,因為角度和曲光問題造成光害,所以有些不清楚,非戰之罪!

       

        換個角度拍,這張好一點,可還是有光害.....。

      

       這是同一窯燒,相同釉藥的另一個茶碗,不過這是內外皆黑釉的天目碗,內層的銀絲兔毫因為角度閃掉了光害,看起來清楚多了!

      

       這兩個茶碗是昨晚開窯的,在黃色燈光下拍攝,黑釉深沈而溫潤。

       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wongsi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4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