作陶路上,燒窯過程中,不可能沒有瑕疵品。相信這一點,作陶人都不會否認。

         然而,怎樣算瑕疵呢?每個作家對瑕疵作品的定義,可能都不一樣。

         十幾年前,在我從事陶藝工作前,我收藏了一千多把茶壺,也常去逛鶯歌老街,看到許多精美的陶藝品,當然,也看到了一些所謂的瑕疵品。

         就陶藝創作而言,哪些現象屬於瑕疵?去翻書,書上列出幾點:

一.坯體開裂,輕微者滲水,嚴重者漏水。有趣的是,某些陶友反而把握住這樣的特色,設計出特殊又有趣的作品。所以這到底算不算是一種瑕疵?哈哈,見仁見智囉!

二.釉面開裂,嚴重者會割手。說真的,作品上釉本來就是為了衛生美觀,裂開的釉面容易藏污納垢,滋生細菌。但是咱們中國的老祖宗真的了不起,居然把釉面開裂這樣的瑕疵美名為『開片』,然後還有各種不同開片的名稱,細者如牛毛紋,蟹爪,大者如冰裂。這樣的審美觀,我們把它稱作『缺陷美』。哈哈,好玩吧!如果按照書上說的,開片是一種缺陷,那汝窯的東西可能全部都要敲掉剩一件,因為現存68件的汝窯器中,只有一件是沒有開片的.....

三.縮釉。有時候會因為釉藥調配不當或坯體不乾淨引起一些縮釉問題,但是想一下,日本的萩燒,還有已故大師吳讓農,最讓人津津樂道的,正是他的縮釉盤.....

四.針眼。嚴重者如火山口,千瘡百孔。就釉藥燒成而言,黏性較高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wongsi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20) 人氣()